熟齡長輩下田插秧,為老五老獨老餐桌種下希望

 

炎炎夏日,熟齡長輩們赤腳插秧,不僅重溫農忙記憶,更象徵為獨居長輩的餐桌播下希望。老五老基金會帶領熟齡長輩參與東生華製藥契作的「石虎米計畫」,到田裡插秧。透過契作農地的模式,將農業生產轉為長輩餐食,展現環境友善與公益雙重價值。

此次插秧的田地由東生華製藥契作,未來收成的石虎米將捐贈老五老,作為支持獨居及弱勢長輩餐食的來源。基金會進一步說明,今年在世界糧食日(10月16日),將運用另一批已經收成的石虎米,於日照中心與獨老送餐服務中,推出「環境友善米餐桌」,以具體行動呼應糧食永續與社會共好精神。

   

參與插秧的志工們,在泥土與秧苗之間,找回了生活的溫度。65歲王阿姨笑著說:「這讓我想起年輕時在家鄉幫忙種田的日子。雖然腳踩在泥巴裡很不習慣,但想到這些稻米將來能成為長輩的餐食,就覺得今天的辛苦很值得。」她眼神裡閃爍著懷念與驕傲。

79歲張阿嬤也分享:「平常我都是到據點參加活動,今天第一次走進田裡幫忙,能為其他長輩出一份力,感覺自己很有用,這種心情很特別。」她的話語道出「高齡者不只是被照顧者,也能是付出者」的價值。

東生華製藥總經理楊思源表示:「身為健康產業的一份子,我們不僅致力於藥品發展,更長期關注高齡照顧與社會永續議題。這次透過契作友善農地,我們希望讓農作物健康收成,既能守護環境,也能實際支持長輩的營養照顧。對我們而言,『健康』不只是醫療現場的治療與用藥,而是延伸到每一碗飯、每一次餐桌的安心。期待藉由這樣的合作拋磚引玉,號召更多企業加入,讓ESG精神不流於口號,而是真正在生活中被看見、被實踐。」

老五老基金會游麗裡執行長表示,推廣友善耕作石虎米,不僅守護農地與生態,落實「一粒米不只是糧食,更是一份社會責任」。同時,基金會也藉由「中秋節友善米禮盒」義賣,讓社會大眾能以最簡單的行動參與公益。每一份禮盒,不只是送禮,更是為獨居與弱勢長輩加上一份溫暖餐點。